連日來,滄州市第三中學喜報頻傳:學校被省教育廳認定為“河北省示范性高中”;被教育部命名為“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”;藝術高考實現了“六連冠”;走出了藝術高考狀元孫來星;曹婧同學名列全市中考第五名……
一棵植根于獅城沃土的教育之樹,被人們譽為“燕趙大地的藝術搖籃”的名校,歷經50多年風雨洗禮,如今更加郁郁蔥蔥,碩果累累,充滿著生命的活力。
這是一條不斷上升的曲線,這是一組可喜可賀的數字。
藝術高考“六連冠”,本科上線從去年的185人到今年的207人。全國重點大學從去年的93人上線,到今年的61%,又一次創造了“低進高出”的好成績。
這就是鑲嵌在獅城大地上璀璨的藝術教育明珠——滄州市第三中學。
滄州三中藝術類高考得到好成績并不是偶然,這要歸功于三中一直以來對學生藝術情愫的培養。校長田艷平告訴記者,三中一直以來特別注重學生的藝術教育。為了進一步挖掘學生的藝術潛質,加強藝術學科的研習,從2000年開始,三中高中部開辦了“藝術特色班”,面向全市招生,意在培養“藝術精英”。
談到教學的成功秘訣,田艷平說:“因材施教、因應高考的不同要求改變課程設置,也許就是我們成功的秘訣吧。”她還說,“我們有信心,也有能力把三中打造成中國一流的藝術學校。”提到這次高考捷報,田艷平也很欣慰:“只要看到學生成材,作為老師,就有種超越一切的成就感。”
滄州三中是一所初中十軌,高中十六軌的完全中學,是最早的河北省滄州市藝術高中?,F有教職工310人,教學班66個,在校生3200多人。2005年,十三化建中學劃歸三中。2009年,三中和十六中實施聯合辦學。
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,促進學??焖俪0l展,近年來,校長田艷平帶領學校全體,圍繞“以人為本、特色辦學、和諧發展”的辦學理念,以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,讓每個學生都成功,讓每個學生都成才”為辦學目標,既汲取了以往的辦學經驗,又融入了鮮明的管理特色,形成了“團結、拼搏、求實、創新”的三中精神,并鑄就了新的輝煌。學校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提升,受到社會廣泛關注。
一年一個新變化,一年一個新突破,一年一個新發展。目前,滄州三中已成為的滄州市最具特色、最具發展潛力的熱點學校和窗口學校。
學校在“以人為本、特色辦學、和諧發展”辦學理念的指導下,用硬件標準化的思想抓硬件設施,用管理精細化的思想規范教育行為,用質量卓越化的思想提升教學水平,用發展快速化的思想促進學校高層次突進。
一、打造環境文化,構筑教育載體。
滄州三中坐落在市區鐵道東工農路126號,走進滄州三中,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濃郁的時代氣息和人文風貌。生活在滄州三中,徜徉在優美的環境中,沐浴在人性化的氛圍里。
自1995年“普九”以來,學校已自籌自投資金1500多萬元,用于改善辦學條件。隨著校安工程的逐步推進,新教學樓及附屬樓、綜合實驗樓、教學樓,學生公寓等設施建設將全部達到一流標準,為師生的成長將提供更優美、更完備、更現代、更富有人文氣息的校園環境。
校長田艷平是我市中學校長中惟一的女性。這里是她的母校,參加工作的第一個崗位還是這里,這里是她的“根”。田艷平以“踏踏實實做事,認認真真做人”的風范,感染激勵著全校師生。并將“ 關注每一位學生成長,不讓一個學生掉隊”定為學校教育目標。擔任校長幾年來,她秉承務實作風,牢牢把握正確的辦學方向,緊抓機遇,大膽實踐,積極探索;以課堂教學為核心,細化教學管理環節,全面加強教學管理;并立足長遠,以學校教育為主導,形成學校、家庭、社會教育一體化。
翠綠的草木,蔭郁的紫藤,飄香的櫻花……內容豐富的櫥窗、催人奮進的雕塑……生機盎然的校園,欣欣向榮的景象……
都是田艷平校長和她的團隊心中最溫暖的地方,他們將這一切轉化為推動學校向上攀登的動力,把辦學思想、育人理念和價值追求融入到教育教學的全過程,給學生們智的啟迪,體的鍛煉,美的陶冶,培養具有活力,豁達、嚴謹、務實、進取的三中人。
在滄州三中,無論是校園網、廣播站、校報、???、板報,還是主題班會、藝術節、家長會,都是展現教育理念的載體,增強了學生對校園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。
如今的滄州三中,已成為培養聰明才智的學園。
二、完善德育管理,彰顯學生個性。
德育為首,潤物無聲。走過半個多世紀,有著深厚底蘊的滄州三中,牢固樹立“大德育、全育人”的育人理念,落實學生管理的個性化、精細化和全程化。
學校以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為根本目標,用心理解學生,用情感化學生,用理開導學生,用型塑造學生。
學校德育以愛國主義、特色社會主義、集體主義教育為主要內容;突出理想前途、道德品質、行為習慣、心理素質、性格體能等五個方向;培養政治、創新、公民、合作、道德和法制等六個意識。
德育活動主體化。讓學生走出課堂,在社會實踐中實現自我教育。如組織學生參加“青年志愿者”到社區進行服務;到敬老院慰問老人;參加“義務勞動”等,讓學生把道德認識“內化”為道德品質和行為。拓展自主管理的空間。如值周、食堂紀律都由學生會安排、管理、檢查、評價;每周的文明班級評比,由各年級負責管理、檢查、評比;每周一的升旗儀式,由學生選出來的形象大使主持。在班級管理上,班、團隊干部都實施民主選舉,建立了班級民主議事制度。
德育形式多元互動。建立了完整的“學校—家庭—社會”三位一體的德育網絡,學校、年級、班級都建立了家長委員會,暢通了家校的溝通渠道。學校與駐滄武警部隊、道東社區、銘鑒律師事務所、市制酒廠等教育基地,開展文明共建活動。
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。運用創新的心理輔導理論,開辟新的德育思路。如學生的適應期教育、生活輔導、挫折教育、跨越學習障礙、人格教育、感恩教育、親子關系的改善、畢業典禮、青年志愿者等活動的設計,都運用了團體輔導中“助人自助”的理念,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體驗和感悟,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及團隊精神,鑄就高尚品德。
如今的滄州三中,已成為陶冶情操品行的花園。
三、狠抓課堂教學,提升教學質量。
面對二、三流的生源,三中人堅信“唯吃苦才能超越自我”,更堅信“把平凡的事做到極致,便是奇跡”。要創造一流的業績,必須付出超常的努力,百倍的艱辛。教育科研是學校內涵發展的源動力。多年來,學校立足自我,立足課堂,從教育教學的困惑入手,大膽探索,推陳出新,先后開展了“先學后教,自主發展”及“學案式”教改系列實驗。緊密結合高中新課改和初中新目標,大力倡導創新課堂。目前,學校有國家級課題3項,省級課題4項,市級課題17項,已結題16項。形成了科學、民主、嚴謹、扎實、實用、有效的科研特色。
首先,把備、教、改、導、考、析、研每一教學環節,真正落實到每個年級組,每門學科、每位老師、每一堂課。實行學科之間“一股繩”,年級組內“一條心”、學校教育“一盤棋”的指導思想,開展以包年級領導為組長的聽課活動,以全面性聽課、跟蹤性聽課、指導性聽課、診斷性聽課、檢查性聽課等方式,打造有質量、見功底、見實效的高效課堂。
其次,按照“先立后破,先實驗后推廣”的教改方針。在全校推行“先學后教,自主發展”和“學案式”教學的課改實驗。確立“個人反思、同伴互助、專家引領”的教研思路和“以校為本、典型引路、資源共享、共同發展”培訓機制,開展求真、重效、共享教學智慧和實踐經驗的課堂教學活動。
三是實施作業“層次分配”制度,實行作業的“常規”、“自助"、“特殊”等。對常規教學內容,全體學生必須掌握,實行“常規作業”;對個性突現、特色鮮明的學生,配制“特殊作業”,因材施教。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根據學生的“胃口”和“飯量”,實行不同層次的“自助作業”,培養個性優秀學生。
如今的滄州三中,已成為教師耕耘立業的田園。
四、重視教師發展,弘揚團隊拼搏。
教育用愛心來規劃人生,事業用奉獻來鑄就成功。三中擁有一支“師德高尚、愛崗敬業、勤于鉆研、樂于奉獻”的高素質教師隊伍。他們始終秉承“質量就是生存,質量就是發展”的信念,以做“科研型、學者型”的名師為目標,不斷更新教育觀念,努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,不斷提高業務水平。廣大教師以熱愛教育為核心,充分發揚了尊重學生、悉心投入的敬業精神;不怕吃苦、勇挑重擔的奉獻精神;講究科學、刻苦鉆研的奮斗精神;大膽探索、勇于改革的創新精神。廣大教師樹師德,鑄師魂,立師表,倡師風。
田艷平校長說:“學校大計,教師為本。教師的潛能不僅是資源,更是學校特色發展的資本。學校的育人目標主要是通過教師來實現,要形成學校特色,必須有一支與之相適應的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。” 學校高度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,打造和諧發展的教師團隊,鑄造一支敬業愛崗、勤學善教、德藝雙馨的教師隊伍。
(一)加強師德教育,端正教育思想。幾年來,學校堅持開展以“教書育人、為人師表、敬業愛生、樂于奉獻”為核心的師德教育。爭做四個模范:勤奮工作,做教育教學的模范;淡薄名利,做樂于奉獻的模范;勤于思考,做改革創新的模范;顧全大局,做團結穩定的模范。樹立四觀:全局觀、質量關、效能關、學習關。引導教師樹立無私奉獻的師德、全面發展的師觀、熱愛學生的師魂、教書育人的師能。
(二)以價值實現為目標,打造主動和諧發展的教師隊伍。
建立教師的“三層次”培養機制。
新教師的“入門”培養。一是搭建教師與學生平等交流的橋梁,使之踐行“學生為主體,教師為主導”的先進理念。二是建立新教師業務成長檔案,狠抓教學常規,通過“備課與上課,聽課與評課,作業與輔導”等教學實踐,鼓勵教師做一個教學的學習者和教學實踐的反思者。三是實施“青藍工程”。即骨干教師與青年教師簽訂“成長合同”,鼓勵新教師在教學實驗中成長。
青年教師的“升級”培養。學校把“課堂”作為青年教師的培訓基地和發展平臺。主要做法是在“行動中反思,反思中研究,研究中提高,提高中成熟”,對每位教師個人反復經歷著這樣一個過程,即“任務——設計——實踐——反思——研究——修改——實踐——提升”。
骨干教師的“風格”培養。一是選苗子(年輕有為,有培養潛力);二是厚底子(有扎實的教學基本功);三是定調子(以師德建設為基礎,新理念、新課程,新技藝的“一德三新”人才培養);四是搭梯子(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);五是壓擔子(開展課題研究)。
營造專業發展的“三維空間”。
學習空間。教師必須成為“職業讀書人”和“終身學習者”,這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。我校經常為教師推薦專業學習書目,定期組織讀書匯報會,檢查學習效果。并形成了“以會為訓”和“以會為導”的教師培訓研討新形式。
實踐空間。三中堅持走“學-教-訓-研”相結合的道路,每學期實施校本研修的“八個一”工程,即“完善一個教學實踐問題,完成一個學生成功輔導的案例;上一堂表現自己教學風格的展示課,制作一個可供交流的電子教案,寫一篇教育敘事故事,研究一位名師并寫出研究報告,研修一本教育理念和實踐的著作”。
展示空間。每學期開展評選“教壇新星”、“教改能手”、“學科帶頭人”等活動。業務??督逃虒W園地》和校報《潤物無聲》定期介紹相關活動,讓教師獲得成就感和榮譽感。學校每學期舉辦一次大型教學展示課活動,展示教師的教育教學藝術成果。
如今的滄州三中,已成為廣大師生堅實的家園。
五、突出藝術特色,奏響和諧發展樂章。
多年來,學校堅持“以藝術教育為突破口,帶動高中教育全面躍進”的辦學思路。認真抓好兩個建設,即藝術師資隊伍和藝術考核機制建設;扎實開展三項重點工作,藝術課堂教學、藝術特色活動、藝術普及活動;形成了四大特色——藝術管理特色、藝術課程特色、藝術教研特色、藝術活動特色。藝術教育逐漸形成了有影響、有特色的教育品牌。
學校對藝術生獨立編班,實行專業化管理和文化強化,現有藝術生700多人,開設有美術、設計、聲樂、器樂、舞蹈、表演、影視傳媒、播音主持等多個專業?,F有美術、音樂、舞蹈、傳媒專業教師30人。同時,聘請中央美術學院、中央戲劇學院、河北師大美術學院客座教授10名。雄厚的師資力量,濃郁的藝術氛圍,暢通的高考信息,多年的備考經驗,強大的高校支持,使藝術教育成績斐然,碩果累累。
自2000年發展藝術教育以來,我校已有300多名藝術生以優異的成績步入了中央美術學院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,中國美術學院等全國八大美院,中央音樂學院、沈陽音樂學院等全國著名音樂院校,中國傳媒大學、吉林大學、山東大學、天津大學等綜合性大學的藝術殿堂。藝術生參加省級以上的比賽,獲金獎和一等獎20個,二等獎60多個。藝術教師參加市級以上畫展10余次,榮獲金獎或一等獎5人次,二等獎或三等近30人次。
一個個鮮活的數字,一串串輝煌的榮譽,見證著滄州三中不平凡的辦學歷程。
如今的滄州三中,已成為發展興趣愛好的樂園。
六、注重制度創新,探索文化管理。
思想教育是基礎,管理機制是保證。滄州三中結合發展實際,完善了人本思想與制度管理相結合的現代管理體系。學校領導這樣說,科學管理就是高水平、高效率、高質量。
學校堅持管理重點從行為層面轉向精神層面,以制度管理為主導。強調自我管理、自我約束,崇尚個人事業的拓展。
制度管人:學校制定了大事論證制度,主要問題由校長辦公會決定,大事問題“教代會”審議。學校將依據制度,規范財務管理。開源節流,統籌財力,保證教職工福利待遇落實到位。
崗位管事:全校實行“領導包年級”和“年級自治”管理制度。學校堅持誰主管誰負責,誰出事追其責的崗位責任意識。實施“科室工作,分層負責;整體工作,協調運作;全校工作,調控推進”。校長行政決策和指揮,黨支部保證監督,教代會民主管理與民主監督?;具_到了職責分明、配合協調、規范有序,運行高效的目的。
民主參與:學校的發展規劃、辦學目標和管理制度;學校內部體制改革方案;學校財務收支情況、收費項目及收費標準;學?;椖?、工程招投標;教師評優評先、聘任情況;職稱評審;招生等,讓教師擁有知情權和表決權,實行陽光操作。
情感管理:提倡教職工參與決策,要求干部主動聯系教師交心談心。后勤人員規范后勤服務管理,拓寬后勤服務范圍,增加后勤服務內容,以教師滿意為基礎,以學生滿意為核心。尊重、關心、理解、信任每一位教師,讓每一位教師挖掘自己的創造潛能、激活內需力,提升成就感。
如今的滄州三中,是一個充滿書香和教育智慧的人文校園。
拼搏,汗水,在這里升華;
理想,未來,在這里萌芽;
學校先后被省教育廳命名“中、小學德育示范校”。多次被市委、市政府命名為“文明單位”。年年被評為“教學質量先進學校”。中考成績一直名列全市前列,高考成績年年有突破。2003年,被市教育局命名為首批 “滄州市示范性初中”。 2004年,被市教育局命名為首批“滄州市示范性高中”。2005年,被省教育廳命名為“河北省滄州藝術高中。”2008年,被省教育廳命名為“依法治校先進單位”和“現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。”2010年,被教育部命名為“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先進單位”。
一串串輝煌的榮譽,也給滄州三中增添了歷史的厚重。
田艷平校長說:“我們三中是師生共同進取成長的精神家園,是不斷產生新質的可持續發展型校園。今后,我校將進一步建設學校新文化,推進課程改革,構建富有特點的課程,培養富有特色的教師和學有特長的學生,使生命的田園綻放出更加鮮艷的文化奇葩。”
“雄關漫道真如鐵,而今邁步從頭越”。新的形象,新的征程,新的目標。作為“三校”合一的新三中,為了創建“文化厚重、特色鮮明、省內一流、全國知名”的現代化名校,三中將上下求索,薪火相繼,不斷推進教育改革,大力加強學科研究,不斷完善管理機制,促進學校持續、快速、健康、和諧發展。